位于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和宏电线电缆项目下月将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主要生产AV、HDMI、MFI、USB卷线等弱电线缆及其延伸配件产品,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公司年生产能力将完成翻番。
实验室从48平方米扩至500平方米在和宏公司实验室,该公司品管中心QA司理张小宇正领着一帮人进行高频特性检测。
“从1998年的48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500多平方米,仅实验室技术人员就从很初的1人增加到15人。
”张小宇介绍,公司研制人员超过100人,分设4个技术部。
从数据看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能在业界赢得如此地位,关键在于立异,以立异带动发展。
在实验室,一件不起眼的设备,动辄上百万元,公司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购置设备与研制。
张小宇正操作的一套深蓝色检测设备,可完成三同轴测验系统等高频特性检测。
公司这方面的检测能力,处于全国同职业前列,全国具备此检测能力的实验室不超过5家。
放眼整个职业,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职业总体规划、总体产能及增长速度已跃居全球 ,产品出口占比超过90%。
随着电线电缆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对环境和健康日益重视,绿色 和安全已成为各职业发展的基础。
为更好地满足日趋严厉的法规标准要求,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公司日前牵手SGS,在化学 、安全及性能等多领域展开合作。
SGS是全球先进的查验、判定、测验和认证组织,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
和宏总裁陈德庆表示,伴随各国对入境电子配件产品的查验法规、标准日益严厉,和宏和SGS的业务范围同跨全球领域,专注于产品销售、研制、检测及认证等领域。
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双方资源,共同引领职业良性发展。
3年来投入5000万自动化改造资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电线电缆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现,我国电线电缆企业规划达近万家,其中97%是中小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在30%~40%,远远低于国际上设备利用率70%以上的水平;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职业平均投入研制经费不足销售额的1%;航空航天、核电、电子、汽车线束、高压电缆超净电缆料等高端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不难看出,职业集中度极低、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科技研制投入少等缺陷阻碍了职业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质量因素,直接关
裁线机系着企业生计的“命脉”。
基于此,和宏有备无患,致力于生产线的优化升级。
特别是从2013年至今,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用于自动化改造资金近5000万元。
和宏也尝到了技改的甜头。
如今,公司员工人数下降10%;每位工人每月的产量,从很初的2万元提升至5万元。
陈德庆表示,中国生产的电线电缆被广泛用于工业、家用和通讯领域,线缆制造企业数量众多、职业规划大、产量高,竞争非常激烈。
和宏凭借在职业内19年的积淀和耕耘,已成为国内先进的弱电信号传输产品专业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