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为了保证电力运转的安全,国家对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必须要获得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办公室颁发的《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才能在中国境内从事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活动,新的认证标志已于2003年5月1日起强制实施。
在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共同编制了《国家严重技术装备研制和严重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拟定了《当时部分行业阻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除了特种电缆和500KV以上超高压电缆外,其他新建电线电缆制造项目均属于限制类,不再颁发新的生产许可证。
2.经济环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2007年9月5日发布的2007年《贸易和发展陈述》中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加3.4%,是接连第五年保持增加势头。
根据该陈述,中国2007年增加10.5%,仍然为全球很快速度。
目前,国民经济各首要部门处于装备水平晋级的关键时期,带动了以发电设备为代表的严重技术装备的产量普遍高速增加。
用电量的增
裁线机加推动了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电线电缆行业的迅速增加。
同时,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给电线电缆制造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本钱压力。
3.社会环境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运用某些有害物质令》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欧、美、日发达国家已经禁止运用或进口非 电线电缆, 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虽然我国还没有给电线电缆行业拟定全国性的类似法规,但部分中心城市已经开始行动。
2002年,北京市政府承诺奥运村建设悉数运用 型材料。
从2002年底开始,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禁止运用非 型电线电缆。
铁道、通信等部门也颁布了类似的 规定,在今后几年中,我国建筑、交通、通讯部门和大中城市的供电部门将逐步推进多方面禁止运用非 型电线电缆。
4.技术环境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水平首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材料和工艺。
电线电缆产品的本钱中原材料的比重在80%以上,因此节省材料的技术和运用低本钱材料的技术很有经济价值。
工艺操控水平是影响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各项质量技术指标都与工艺操控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