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建设备建设均存在不足之处。
包括交通、电力、水利等,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和新建。
而在亚洲,基础设备的缺口更为明显。
这些地区亟需建设大量基础设备,开释地区消费潜力,提振地区经济。
就中国而言,大量的基础设备建设已经积攒了过剩的产能,产生了“基础设备建设外溢”要求。
而基础设备“输出”需要一个庞大的载体,“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被寄予了厚望。
“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打通了沿路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而亚投行的设立将为沿路国家的基础设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前后两者相互呼应,实现多边共赢。
对中国的好处不言而喻,通过 “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筹建亚投行“输出”配套基础设备才是战略重点。
“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筹建亚投行预示着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基础设备建设将迎来一次高潮。
电力作为先行官将首先获益,其次是铁路,与之相应的配套设备也将享受这块巨大的“蛋糕”。
但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计算显现,全国各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拟建、在建基础设备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仅2015年将拉动出资规模或达4000亿;未来10年内,亚洲基础设备建设总计需要8-10万亿美元。
另据麦肯锡研究员估算,为了保持经济增加,到2030年全球在道路、电力以及水力等方面的出资至少有57万亿美元。
民生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现,由中央层面推动的“一带一路”海外出资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收集到资料的20多个海外项目累计拟建、在建出资规模达524.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中亚、南亚等地区,出资的方向更多以动力、铁路、公路等基础设备为主。
仅2015年“一带一路”海外出资规模或接近170亿美元。
如此之巨大的基础建设出资,势必产生大规模的原材料与工程建设需求。
就中国电缆行业而言,大量电力、铁路、动力基建项目建设都会涉及到各种各类的电线电缆的需求,这
裁线机块“蛋糕”也不容小觑。
在抢食新一轮基建“蛋糕”前,中国缆业要提前准备,提质升级,捉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