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互动
裁线机共同提高电缆质量电缆职业的中的领军者,它们如何看待当前电缆职业的发展?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们又对上述顽疾有何建议?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山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近几年政府整治、 监管的重点主要在电线电缆生产领域, 而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监管不多。
但电缆材料质量决定着电缆的产品质量, 不少国内原材料厂商质量保证能力差, 产品质量动摇大已成电缆生产企业质量提高的瓶颈。
因此, 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原材料厂商的监管, 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提供有力支撑。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则强调要树立全社会诚信体系, 积极发挥职业商会安排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依规惩处失信违规违法行为。
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诚也谈到了诚信问题,他将 “ 诚信立身,共赢致远”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由此, 国家对其进行的质量抽检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事实上, 近几年作为采购电缆大户的电网公司, 更是加大了对产品的检测力度。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截至2013年11月,220千伏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合格率已达到98%,10~110千伏电力电缆合格率为96%, 但是中低压线缆问题相对较多,导体直流电阻、绝缘厚度和偏心度等问题重复呈现。
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 截至2013年11月,南方电网公司对电线电缆累计开展了530批次到货抽检和189批次的专项抽检工作, 共计完结650千米交联电缆、2004千米低压电线的样品检测工作。
其中到货抽检总体合格率同比提高4.3%,10千伏交联电缆专项抽检合格率同比提高3.1%。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对10家导地线供应商进行了15次列入黑名单和暂停授标的处理; 下属省网公司共对73家电力电缆、8家导地线、32家架空绝缘导线和8家电缆附件供应商进行了49次评标扣分、87次暂停/ 限制授标、22次暂停协议库存执行及3次列入黑名单的处理。
在2013年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化解产能严峻过剩对立的指导定见》 中明确指出了 “ 依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 淘汰一批的化解途径来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立。
同时提出,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 积极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 而根据记者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在2013年的联动抽检中, 对177家上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了跟踪抽查中,已有11家企业已被依法关停或已停产停业。
因此不难看出, 虽然我国电线电缆职业要解决的是一个久经难治的“ 病”,但是多家开出的“ 药方” 已令其明显奏效,相信随着各方工作的深入,这一大难题将得到较好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