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职业面对的诸多要挟铜职业的发展还面对替代性风险,由于铜需求增长较快,铜资源供不应求
裁线机,导致铜产品价格在很长时期内处于高位波动,下游用铜职业的成本居高不下,使下游职业有了寻找替代品的动力。
铜产品一旦形成替代,往往具有不可逆性。
如通讯职业光纤对铜线的替代,电力职业铝对铜的替代,在制冷领域铝对铜的部分替代等。
跟着其他替代材料的不断出现,市场会降低对铜的消费需求。
尽管短期内,替代品不会改变铜资源的稀缺性,并且铜产品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对铜职业需求总量构成了要挟。
如在铜的消耗大职业线缆职业中,“铝节铜”、“铝代铜”技能的推进,“光进铜退”的格局推进,都会对铜的需求产生很大影响。
其实,由于铜材价格居高不下,电缆职业利润不断遭到积压,国内电缆职业“以铝节铜”、“以铝代铜”的呼声一直很高。
而且一些电缆企业以西方国家为例——《美国电气安装规范》2008版(NEC)中第310条《通用导线要求》规则了导线导体材料为铜、铜包铝或铝(合金)导线。
同时该章节规则了铜包铝和铜、铝(合金)导线的很小尺寸、导线的结构、应用条件和各种条件下的载流量——证明铝电缆产品不但能够保证功能稳定,而且安装、运送等成本都很低,由此对于铜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目前来看,国内电缆职业还未能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或者说广为用户喜爱的“铝代铜”电缆产品,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产品技能研发尚未老练,另外在于国内电缆用户还处在张望阶段。
跟着“铝代铜”技能的不断老练及产品的不断优化,将对铜职业产生极大的冲击。
此外,目前国家也已经制定了多重规范,以促进铝职业的发展。
比方,我国铜包铝电缆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发展的,目前我国已制定的铜包铝线职业规范和铜包铝电缆当地规范已经许多。
比方我国电子职业规范SJ/T 11223-2000《铜包铝线》规范为非等效采用了ASTM B566-1993《铜包铝线》规范,规则了适用于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用铜包铝导体的结构功能要求。
此外,辽宁省早在2008年就颁发了当地规范:DB21/T 1622-2008 J11218-2008《铜包铝电线电缆技能规程》(由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编写)。
很后,2009年,新疆自治区颁发了当地规范:DB65/T 3032-2009《额定电压450/750V铜包铝复合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DB65/T 3033-2009《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铜包铝复合芯挤包绝缘电力电缆》。